拭骨也叫搜骨和脱骨,因其在操作时的自我感觉好样以骨在肉中擦拭一般,据传宋世荣最爲擅长,故名宋世荣拭骨。本书所载的传承关系:
宋世荣→宋虎臣→李旭州→卢忠仁(正文)→李贤康在练习易经筋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骨不动而肌肉运动,拭骨则与之相反其感觉是骨动肉不动,因为骨本身不会动而必须肌肉牵动,所以本质上拭骨是深层肌肉牵动骨运动而表层肌肉不动。
一、脱壳
脱壳又名怪蟒脱壳,练功时以意使骨欲从皮、肉中钻出,就如同蛇的蜕皮那样故而得名。
练法:用意将全身肌肉贴向骨而后手臂前伸,用意使指骨尽量前伸,而肌肉却向后收缩,使指骨欲从肌肉内钻出的感觉。
脚使劲踩地面,使脚趾、脚掌骨有从肌肉内钻出的感觉。头部之颅骨也欲从头皮中钻出一般,此时头顶以百会为中心有一个感觉上“空空”的区域,有碗口那么大。
图片
二、换影
换影也叫抽身换影,在用小臂迎抗时,用意使骨停留在原来位置以迎对方之打击,而使肉后撤,这样在原耒位置上如同只留下影子一般。故名“抽身换影”。
“抽身换影”之外形如棚,但大姆指指形不同。
三、拭骨
(一)练习方法
用意使肌肉裹紧骨,且使肉不动而骨动,用骨擦拭肌肉。练习时先练上肢,再练躯体,再练下肢。
手臂的拭骨功夫在击打时其作用好像裹着橡胶的棍子一般,打到对方身上有彻骨之痛,而使对方肌肉受到内伤,因此习者务必注意不可乱用。
(二)适应性训练
拭骨固然可以伤人,但由于对方的反作用力自已不免也会疼痛,常言道打人先挨打,所以要进行适应性训练,到了实战应用时才会没有顾虑。
操练方法如下:
将右手尺骨肌紧压在左手的挠骨肌上,来回摩擦,而后左右手互换位置来回摩擦,如此不断反覆,使尺骨肌和挠骨肌能适应外力的击打。
拭骨与易经筋一样也有变劲快的特点,可与易经筋交互爲用,是习鞭打所必修。
拭骨也可能是古人所说的“骨力”。拭骨当然也是很好的养生之法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天眼-股民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开户费用-网上在线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